查看原文
其他

高端峰会,听15位大咖纵论“稳制造 强实体 开新局”

保定晚报 2022-06-02


中国制造 强国论坛


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昨日在我市举办,知名院士、专家、企业家分别进行主题演讲——

高端峰会,听15位大咖纵论“稳制造 强实体 开新局”

3月28日,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保定成功举办,作为其中的“重头戏”之一,论坛的主题演讲备受关注。


3月28日,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我市举办。保定日报记者 王田明 曹云鹏 王栋 摄


《“十四五”工业的新担当》

李毅中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


“一要正确把握工业在‘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制造业仍然要发挥支撑、带动、保障作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中,工业制造业表现强劲,河北省去年工业增加值增幅和GDP增幅都好于全国平均数。二要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增强自主可控。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抓紧重大科技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持续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产业优势。三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业要有责任担当。减碳减排,防止气候变暖是全球共识和行动,工业是CO2的主要排放源,更要有责任和担当。四要注重开发应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五是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延伸进入市场,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新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从底层做起》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工业互联网底层是机器联网,如果不把机器联网解决了,我们就不能获得生产线上的数据。我国机械行业80%的设备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和接触器进行控制。已用的工控产品基本来自国外,安全漏洞令人担心,且国外供应商因市场既得利益缺乏对产品主动升级的积极性。不少工控系统属于相关制造商的专有方案,在原有产品上改造升级可能面临协议不开放等难题,企业客户在技术与成本上难以在不更换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升级其中部分技术。现在边缘计算、5G工业模组、智联网、区块链、IPv6、 TSN等技术发展很快,将这些技术集成进工控设备势在必行,而且工业企业大量应用基于开源的软件与APP会带来安全挑战,研究开发具有可信计算技术体系的工控设备是当务之急。工厂内网要逐步实现IT与OT的无缝融合,朝着扁平化、无线化、IP化发展,推动机器联网,全面掌控生产线数据,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与价值体现。”

 

《人单合一——物联网时代全球引领的管理模式标杆》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2019至2020年,海尔集团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目前全世界推出30多种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海尔的‘人单合一’名列前茅。中国企业过去一直模仿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是物联网时代没有可以学习的,今后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创生态品牌。如何创生态品牌,就是一句话,只要找对路就不怕路远,创生态品牌的目标是从跟跑者成为领跑者。在创新管理模式方面,海尔集团自2005年开始创立‘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这是多方共赢的理念,体现了人的价值第一,给所有人都创造机会,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共赢。”

 

《新形势下的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之路》

余晓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新冠疫情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化在社会和经济中的作用与观念,加速了其发展进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中小企业围绕数字化补课,通过云化、平台化应用,实现资源获取与信息化应用。我们传统的装备,自动化和工业软件这几个短板里面,其实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就是以长板带短板,用新的方式寻求突破,这对中国来说非常有意义。如果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我们能在数字化进程中抓住机遇的话,让中国的短板能够更快地弥补,那么到未来每个企业都需要回答自己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当然有的做信息化补课,有的做数字化提升,有的做智能化突破,都是关系到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自我颠覆,重构未来竞争力》

魏建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产业互联网是要在数字化的前提下,联合产业链相关方,通过模式创新,构建一个开放式的生态平台。每一个伙伴都将在这个平台上共创、共享、共赢,构建共同做大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的新关系。我们认为,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制造型企业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型。单一型的制造企业将被更加融合更加开放的生态型企业整合,甚至被这个生态型企业淘汰。    未来,汽车将会是我们的第二个生活空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光明前景正在显现。我相信,自主品牌站在中国汽车舞台中央的时间会极大地缩短,中国汽车品牌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时间指日可待。中国汽车一定会成为一个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长城汽车将为此不懈努力。” 

 

《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发展研究》

单忠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部门,自2013年联合组织开展重大长期咨询项目,‘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是项目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2012-2019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动趋势中,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印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增长最明显,日本、英国、法国、巴西呈现一定幅度下降,巴西整体下降最明显。欧洲各国2019年普遍下降,特别是德国出现了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指数下降。我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国制造业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数、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等具体指标方面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应努力在新竞争格局中找准短板弱项,加速提升质量效益,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张建恒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当前集团公司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积极构建开放融合的航天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大力推动航天高新技术向国民经济建设领域转化,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集团公司将实施载人空间站,探月四期,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卫星互联网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同时以发展航天+产业为重点方向,以打造若干行业领导者和‘隐形冠军’为核心目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瞄准商业航天、卫星应用、无人系统、智能装备、智慧产业、先进膜材料、煤化工、氢能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面向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在人工智能、量子通讯、区块链、数据经济以及空间制造、空间生物、空间能源等颠覆性技术与应用领域,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力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用航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造福人类社会。”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合作路径及展望》

董斌  中外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北京市朝阳区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会会长  


  “现在全球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也在开始他们全球化的布局.我们理解全球化有5大优势。第一,开启新的收入来源;第二,提高竞争优势,实现行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收益的双丰收;第三,全球化有人才优势,可以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素质人才,丰富企业的人才库,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增添活力;第四,寻找新的全球客户,企业可以积极布局海外,拓展国际市场;第五,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 


吴艳华 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    


“今天我讲一下国防科技成果如何加快转化为民用服务。国防科技传统概念有六大行业,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广义概念为只要是为国防服务的,无论是科研基础研究还是制造。当前和未来我们要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打造新时期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体系和能力,二是要建设更加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国防科技工业制造体系和能力。国防科技工业要服务于强军、助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三大目的。在为军服务的同时,如何为国家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服务,是我们国防人、中国人新时代要承担的重大使命。”

 

《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制造业绿色转型》

刘世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理解30-60目标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作为后来者,既有短板,也有优势。不少产品仍未达到需求峰值,可直接由绿色产品替代,换道超车,赢取新的竞争优势,另一个优势是经济增速较高,可为绿色产品创新和推广提供更多市场需求,有利于形成商业模式。由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绿色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要靠绿色技术驱动,大规模、系统性地‘换技术’。绿色技术应达到三个目标: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率,少排放或零排放,与传统产业相比有竞争力的低成本。     建立碳账户、绿色责任账户和开展交易,使各相关主体明确减排责任并在一定时期内平衡账户,国家层面的碳中和的目标通过各相关主体减排责任分解落地,推动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

 

《制造强国及核心基础——智能微系统》

尤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先进的高铁、通信设备、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港口设备有巨大的需求,中国装备迎来了走出去的绝佳机遇。高性能、高精度、高集成度,在架构的统领下,智能微系统通过算法与软件为硬件赋予思想及灵魂并进行智能化工作。超高灵敏度传感与探测,超高性能处理与计算,超高密度存储与传输,超高精度操作与执行,能量的超高效率管理与供给,超高密度的芯片级集成使其功能密度极大化。智能微系统在物联网、汽车控制、智慧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消费电子、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发挥很好的作用,希望未来微系统技术的发展,在产教融合,合理布局以及示范应用上能够走出中国芯片发展,中国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一条新道路。”


《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刘庆峰 科大讯飞集团董事长  


  “我们相信在未来,人工智能赋能企业不是以人工智能企业为主,而是以龙头企业为主,我们给企业赋能,在长期深度合作之后,可以往全行业推广,从而形成开放的合作生态。    这次在保定,我们也是想用人工智能打造幸福和美好的保定,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升级。我们期待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跟企业界、科学界、投资界共同用人工智能打造中国数字经济的新优势。” 

 

《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苏波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建设制造强国,一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促进国内国际的双循环,加强与全球制造业的合作交流与协同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规划引导制造业产业链全球布局和有序转移。深入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服务体系,加大引进来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务实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坚持国际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国制造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生物经济影响国家命运》

王宏广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科技部生物中心原主任    


 “世界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外交中心以及经济军事中心总是随着科技中心的转移而转移,而科技中心则随着人才中心的转移而转移,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技术和新产业,谁就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经济实力就有话语权,这是世界两千年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提出要发展生物经济。生物经济影响国家命运,它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国家安全的保障,改善民生的核心,经济发展的支柱。生物技术正在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药物等各个环节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保证能源安全;脑机融合,意识控制机械,强化信息革命。”

 

《谋新篇、开新局、启新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杜刚 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与此同时,较好的发展基础,也为船舶工业在挑战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第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为船舶工业科技创新开辟了新的方向;第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形势,加速船舶行业自律自强;第三,一系列国家战略部署为船舶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船舶集团将坚定不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坚定不移推动能力布局的优化调整,坚定不移推动船海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拓展海洋新兴产业,坚定不移推动重大装备项目。”



记者 陆征 刘靖澜 李凯丽


编辑:晚小伊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我市举办

“智”“汇”保定,迈向制造强国的崭新时代 ——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大会侧记

漫谈“十四五”制造业,6位专家保定“圆桌论剑”

业界“大咖”智慧碰撞 共话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丨视频保定:医 车 电 数 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